【橡胶助剂产业网】8月9日消息,中国炭黑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原料革命。长期以来制约行业发展的煤焦油依赖症正在被打破,以催化裂化油浆(FCC油浆)和乙烯焦油为代表的石油系原料正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在这场变革中,一批领军企业率先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了原料路线的创新突破。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依托集团强大的石化产业链优势,建成年产7万吨的石化渣油制炭黑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催化油浆和乙烯焦油双原料体系,成功开发出多个牌号的高性能炭黑产品,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据橡胶助剂产业网了解,与传统煤焦油路线相比,石油系原料具有灰分低、质量稳定等显著优势。浙江长鸿生物有限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建立了完整的油浆预处理系统,将催化油浆经过精细分离和过滤后转化为优质炭黑原料。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原料供应问题,更大幅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高端应用领域,这些转型企业已取得实质性突破。长鸿生物开发的绿色轮胎专用炭黑产品,以其优异的补强性能和分散性,成功打入多家国际一线轮胎企业的供应链。中化泉州的高端炭黑产品也在橡胶制品、塑料改性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行业专家指出,原料路线的转型正在重塑中国炭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石油系原料工艺的日益成熟,中国炭黑企业有望在全球高端市场获得更大话语权。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原料配比、降低生产成本,将成为行业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