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助剂产业网】8月8日消息,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废旧轮胎处理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环保课题。当前,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革新,形成了以再生橡胶、胶粉加工和裂解炼油为核心的三大回收路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再生橡胶技术新突破
再生橡胶生产技术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优化脱硫工艺,新型再生橡胶的性能已接近原生橡胶水平。据橡胶助剂产业网了解,国内部分领军企业研发的低温脱硫技术,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30%,产品拉伸强度提升20%以上。再生橡胶现已成为橡胶制品行业的重要原料,在鞋材、密封件等领域应用广泛,有效缓解了橡胶资源紧张局面。
胶粉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1. 道路工程:橡胶改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延长40%,降噪效果显著;
2. 建筑材料:掺入10-15%橡胶粉的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提升50%以上;
3. 运动场地:采用精细胶粉(4060目)铺设的塑胶跑道,回弹率可达95%。
裂解技术升级
现代裂解技术通过催化剂优化和温度精准控制,使产物收率大幅提升:
裂解油收率从35%提升至45%,可精炼为优质燃料;
炭黑纯度达99%,可替代50%工业炭黑;
可燃气回收利用率超90%,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行业发展趋势
1. 装备智能化:自动化破碎分选线处理效率达10吨/小时;
2. 工艺绿色化:无污染脱硫技术逐步替代传统工艺;
3. 产品高值化:医用级再生橡胶研发取得突破。
当前,我国废旧轮胎年处理能力已突破1000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65%。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废旧轮胎回收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高值化方向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