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助剂产业网】8月 2 日消息,中国橡胶行业在新能源汽车与绿色制造推动下规模持续扩大,同时面临供需失衡、技术短板等结构性挑战,呈现增长与调整并存的态势。
规模增长方面,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达 1.35 万亿元,2020-2025 年复合增长率 10.5%,高于全球水平。新能源汽车橡胶制品贡献超 42% 增量,航空轮胎等高端产品增速超 25%。细分领域中,轮胎占橡胶消费 70%,2025 年规模将破 9500 亿元;工业制品毛利率不足 15%;医用橡胶规模超 165 亿元,液态硅橡胶年均增长 8%。华东、华南贡献 60% 产能,三大产业集群 2025 年产值占比超 45%。
在供需结构上,行业呈现进口依赖与技术短板特点。供应端,天然橡胶自给率不足 20%,70% 依赖东南亚进口,2025 年供需缺口或达 150 万吨;合成橡胶 2025 年产量预计 600 万吨,但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不足 30%。据橡胶助剂产业网了解,需求端传统领域中汽车工业轮胎需求 8 亿条,民用领域增速放缓;新兴领域中,新能源汽车带动车用橡胶规模破千亿,C919 量产将推动航空密封件规模超 80 亿元。
竞争格局正从分散向头部集聚转变,2025 年 CR5 预计超 35%,中小企业规模将达 4500 亿元。技术层面,高端市场进口依存度 58%,中端新能源汽车用产品国产化率 40%,基础市场国产化率 75%。
贸易格局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2025 年出口额预计破 1200 亿元,东南亚等为主要目的地。但天然橡胶进口依赖度高,合成橡胶原料受油价影响大,欧盟零毁林法案和美国关税政策增加了企业合规成本与供应链调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