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助剂产业网】8 月 2 日消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项被称为"碳关税"的政策将率先覆盖钢铁、铝等六大领域,未来或将逐步扩展至更多行业。作为欧盟"Fit for 55"气候计划的关键举措,CBAM要求进口产品提供碳足迹数据并按排放量缴税,这对橡胶助剂等化工产品出口企业提出了新的环保合规要求。
碳足迹管理成为必修课
根据ISO标准,产品碳足迹需核算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废弃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橡胶助剂行业主要采用两种核算范围:
1. 摇篮到大门:涵盖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出厂前的排放
2. 摇篮到坟墓:额外包括运输、使用和废弃阶段的排放
以促进剂MBT为例,企业需收集苯胺等原料的碳排放数据,核算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并汇总各阶段排放量。当缺乏初级数据时,可借助行业数据库进行估算。
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
我国最新实施的GB/T 24067-2024标准,在借鉴ISO14067基础上增加了本土化要求:
- 明确数据地理边界规范
- 提供产品碳足迹标准制定框架
- 完善评审认证流程
该标准实施将助力中国企业提升碳管理水平,为应对国际碳关税提供技术支撑。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碳足迹管理能力正成为橡胶助剂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