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助剂产业网客服热线

橡胶助剂上游这些关键节点正在重塑

   时间:2025-08-08 来源:互联网发表评论

【橡胶助剂产业网】8月8日消息,橡胶助剂作为橡胶工业的关键配套材料,其上游原料供应格局直接影响行业生产成本与市场稳定性。以下从原料类型、市场动态及技术趋势三方面解析橡胶助剂上游产业最新发展。

一、核心原料供应格局

1. 苯胺产业链

作为促进剂、防老剂的主要原料,苯胺近期价格持续走弱,8月初市场报价较7月下降5%,主要因下游需求疲软及新增产能释放。中石化南化公司在福建古雷基地建设的30万吨/年苯胺装置预计2025年投产,将进一步增强供应保障。

2. MIBK(甲基异丁基酮)

洛阳炼化九源新材料一期项目MIBK装置已投产,年产能达4万吨,有效缓解国内依赖进口局面。该产品是防老剂6PPD的关键中间体,其本土化生产降低下游成本约12%。

3. RT培司与6PPD

九源新材料同期投产的RT培司(4氨基二苯胺)和6PPD装置,实现了防老剂核心原料的自主供应,打破海外企业长期垄断。

二、技术创新趋势

1. 微化工技术应用

山东尚舜化工等企业推广微反应器生产促进剂NS、CBS,反应收率提升15%,能耗降低20%,推动上游原料高效利用。

2. 生物基原料替代

安徽进化硅等企业以稻壳灰为原料开发生物基二氧化硅,比表面积达300m²/g以上,较传统产品分散性提升30%,成为绿色轮胎补强剂新选择。

3. 低锌活性剂突破

国内研发的氧化锌@MOF复合材料,锌含量降低50%仍保持同等活性,缓解锌矿资源紧张问题。

三、市场前景与挑战

据橡胶助剂产业网了解,上游原料的绿色化转型正加速推进:

环保法规驱动:欧盟REACH法规对苯胺衍生物的限制,倒逼企业开发硝基苯法RT培司等新工艺;

区域一体化趋势:洛阳炼化等企业依托乙烯项目副产C4/C5资源,实现助剂原料"就地转化",降低物流成本30%;

价格波动风险:8月苯胺价格跌至9000元/吨以下,但MIBK因供需紧平衡仍维持高位。

未来,随着古雷基地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等项目的建成,上游原料自给率有望从目前的65%提升至80%以上,进一步巩固中国橡胶助剂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自媒体信息
智造产业互联网(山东)有限公司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品牌入驻  |  隐私政策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滚动资讯  |  违规举报
关闭
橡胶助剂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橡胶助剂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橡胶助剂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900-9660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