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助剂产业网】8月20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呈现加速下滑态势,单月产量为9436.4万条,同比降幅达7.3%。这是自5月份以来国内轮胎产量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且下降幅度呈现逐月扩大趋势。今年1-7月累计产量虽保持微增0.7%,达到6.86亿条,但增长动能明显减弱。
与国内生产的疲软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轮胎出口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海关总署同期数据显示,7月全国橡胶轮胎出口量达91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口金额157.6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汽车轮胎出口79.1万吨,同比增长10.5%,创下年内单月出口量新高。这种"内冷外热"的市场格局,凸显出国内轮胎市场需求端的深度调整。
据橡胶助剂产业网了解,国内替换轮胎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第三方调研机构F6汽车科技数据显示,7月汽车后市场产值同比下滑5%,进厂台次同步下降5%,终端消费需求明显收缩。这种需求疲软直接传导至生产端,导致企业库存持续高位运行。
行业库存压力在轮胎大省山东表现得尤为明显。7月当地样本企业半钢胎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已达46.18天,较去年同期延长11.33天。为缓解库存压力,包括米其林、倍耐力、固特异在内的国际品牌近期纷纷下调出厂价格,最大降幅超过110元/条,引发市场价格竞争加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轮胎行业正经历结构调整阵痛期,出口市场虽保持增长但难以完全抵消内需不足的影响。生产企业需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应对市场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